重庆交通大学山区实验室
  • 中文版
  • English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历史与积淀
      • 实验室简介
      • 实验室主任
      • 组织机构
      • 建设管理团队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 奖励
    • 试验平台
      • 实验室风貌
      • 高端试验平台
      • 大型仪器设备
    • 重大工程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公众开放
      • 开放课题
    • 运行管理
      • 实验平台
      • 学术委员会
      • 规章制度
    • 党建工作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历史与积淀
      • 实验室简介
      • 实验室主任
      • 组织机构
      • 建设管理团队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 奖励
    • 试验平台
      • 实验室风貌
      • 高端试验平台
      • 大型仪器设备
    • 重大工程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公众开放
      • 开放课题
    • 运行管理
      • 实验平台
      • 学术委员会
      • 规章制度
    • 党建工作

正文

  •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5年专职科研人员招聘公告
  • 我校师生受邀参加第二届城市生命线国际研讨会(ISUL 2025)
  • 【聚焦“双一流”】喜讯:重庆交通大学在第一届国际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大学生科技竞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
  •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联合江津区政协民盟界别小组、民盟江津区委会高校支部开展“科技赋能·书香聚力”主题调研活动
  • 【聚焦“双一流”】一文读懂重庆交通大学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正文

【聚焦“双一流”】一文读懂重庆交通大学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作者:日期:2025年07月13日浏览:[]


7月10日,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启动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重庆交通大学举行。来自中、澳、加、日等国家10余位院士及顶尖专家齐聚学校,共同见证了这一聚焦智慧交通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时刻,为全球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中国智慧”与“重庆力量”。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总里程、桥梁和隧道总数均为世界第一。特别是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沿线60余个国家待建交通基础设施体量达到50万亿元以上。独特的地质地貌、严峻的气候条件、频发的自然灾害,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面临着重大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了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诸多难题和产业赋能的有效路径。

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核心引擎,重庆交通大学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作为2023年度重庆市市属高校唯一获批的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致力于破解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与运维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应用基础理论,满足高水平建设与运维的迫切需求;高效集聚优秀人才与科研团队,深度整合研究及技术资源;积极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实现“一带一路”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有力支撑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实施。

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是学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步伐,旨在通过跨国界、跨学科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智慧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关键核心理论及技术的突破与成果转化。实验室将面向“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与装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与病害诊断”“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与性能提升”三大方向,为服务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供关键科技和人才支撑。

目前,实验室力图打造智慧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基础与应用研究高地,构建区域性教育、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智慧交通未来产业园雏形。主要通过四项举措推进:一是全面深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二是大力推进科学研究与协同创新;三是合作打造国际化创新研究团队;四是携手创造国际化高端研究平台,助力智慧交通领域创新发展。

在此过程中,实验室还将聚焦国际协同创新,在智慧交通全寿命周期数字化、低碳化等前沿方向着力,推动创新要素跨境流动。聚焦人才协同培养,构建“跨境项目实践+双学位认证”体系,培育复合型工程师。聚焦成果协同转化,推动技术在“一带一路”工程中落地见效。

根据启动仪式协议,下一步,重庆交通大学将以实验室为依托,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日本华侨华人博士协会、中国西班牙科技协会等联合开展智能建造技术攻关、共建跨国研发中心,并与日本机构在交通运维中的人工智能应用,以及与西班牙机构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合作。

未来,实验室将整合土木、交运、信息等学科优势,搭建“基础研究共融—关键技术共攻—场景应用共享”的跨国平台,为全球智慧交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上一条: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联合江津区政协民盟界别小组、民盟江津区委会高校支部开展“科技赋能·书香聚力”主题调研活动
下一条:服务海洋能源工程——我校承担的漂浮式风电技术试验方案顺利通过评审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 实验设备管理系统
地       址:
  •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福星大道1号
电子邮箱:
  • mbte@cqjtu.edu.cn
技术支持:
  • 拾级教育
联系电话:023-62789147

Copyright © 2020 渝ICP备110076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