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山区实验室
  • 中文版
  • English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历史与积淀
      • 实验室简介
      • 实验室主任
      • 组织机构
      • 建设管理团队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 奖励
    • 试验平台
      • 实验室风貌
      • 高端试验平台
      • 大型仪器设备
    • 重大工程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公众开放
      • 开放课题
    • 运行管理
      • 实验平台
      • 学术委员会
      • 规章制度
    • 党建工作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历史与积淀
      • 实验室简介
      • 实验室主任
      • 组织机构
      • 建设管理团队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 奖励
    • 试验平台
      • 实验室风貌
      • 高端试验平台
      • 大型仪器设备
    • 重大工程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公众开放
      • 开放课题
    • 运行管理
      • 实验平台
      • 学术委员会
      • 规章制度
    • 党建工作

正文

  •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5年专职科研人员招聘公告
  •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第五届山区桥梁及隧道建设与管养技术创新大会
  • 【聚焦“双一流”】重庆交通大学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坝道工程医院山区桥隧分院成立仪式隆重举行
  • 新重庆-重庆日报:8位院士坐镇 重庆交通大学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揭牌暨坝道工程医院山区桥隧分院成立仪式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ugen Brühwiler教授来访

正文

热烈祝贺姚国文教授团队项目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者:日期:2021年04月21日浏览:[]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姚国文教授参与的《服役环境下先进材料增强混凝土结构延寿及耐久性技术》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信息及简介如下:

项目名称:服役环境下先进材料增强混凝土结构延寿及耐久性技术

主要完成人:黄培彦,谢建和,郭永昌,姚国文,郭馨艳,卓静,李波,郑小红,李世亚,杨怡,林嘉祥,陈展标,周昊,赵琛,李东洋

主要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

应用项目研发的新材料的某特大桥

项目简介:《服役环境下先进材料增强混凝土结构延寿及耐久性技术》项目针对亚热带典型服役环境下的桥梁、码头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及安全服役问题,开展了系列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发明了纤维薄板等多种先进新型建筑材料,建立了先进材料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疲劳与断裂理论,创立了其环境疲劳/耐久性评价方法和技术;2)发明了(预应力)纤维薄板混合增强RC结构的系列技术,创立了服役环境下纤维薄板增强/加固RC结构的延寿及耐久性技术;3)创立了钢纤维聚合物结构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延寿及耐久性技术,编制施工工艺并获得了省级工法。该项目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项、其他知识产权25项,研究成果应用于34座桥梁、6条道路路面、3个码头等的延寿加固补强,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上一条:重庆交通大学周建庭教授入选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下一条:我校与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川藏区域研究中心”共建协议并揭牌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 实验设备管理系统
地       址:
  •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福星大道1号
电子邮箱:
  • mbte@cqjtu.edu.cn
技术支持:
  • 拾级教育
联系电话:023-62789147

Copyright © 2020 渝ICP备110076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