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山区实验室
  • 中文版
  • English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历史与积淀
      • 实验室简介
      • 实验室主任
      • 组织机构
      • 建设管理团队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 奖励
    • 试验平台
      • 实验室风貌
      • 高端试验平台
      • 大型仪器设备
    • 重大工程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公众开放
      • 开放课题
    • 运行管理
      • 实验平台
      • 学术委员会
      • 规章制度
    • 党建工作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历史与积淀
      • 实验室简介
      • 实验室主任
      • 组织机构
      • 建设管理团队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 奖励
    • 试验平台
      • 实验室风貌
      • 高端试验平台
      • 大型仪器设备
    • 重大工程
    • 合作交流
      • 学术交流
      • 公众开放
      • 开放课题
    • 运行管理
      • 实验平台
      • 学术委员会
      • 规章制度
    • 党建工作

正文

  • 【聚焦“双一流”】重庆交通大学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坝道工程医院山区桥隧分院成立仪式隆重举行
  • 新重庆-重庆日报:8位院士坐镇 重庆交通大学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揭牌暨坝道工程医院山区桥隧分院成立仪式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ugen Brühwiler教授来访
  • 重庆交通大学举办桥梁抗震学术报告与研讨会
  • 重庆交通大学组织召开国家自科基金优青(海外)项目申报辅导会

正文

杜彦良院士指导我校主持的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咨询项目
作者:科技处日期:2020年12月22日浏览:[]

12月21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咨询项目“重庆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维护与防灾救援体系战略研究”研讨会在南岸校区明德楼一楼国际会议厅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项目主管滕博文、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蒋树屏、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华建民、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德玖、重庆高速巫云开建设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胡免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杜博文、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研究员丁浩、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建管部主管邵光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石波、重庆大学博士黄乐鹏、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易亮,以及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庭、科技处处长徐向阳、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姚国文及土木工程学院项目组研究骨干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庭主持。

周建庭副校长对各位专家于百忙之中莅临重庆交通大学表示感谢,他介绍了“重庆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维护与防灾救援体系战略研究”项目的目的与意义,并希望各位专家对本项目给予宝贵意见。

土木工程学院杨俊副教授代表项目组做了《重庆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维护与防灾救援体系战略研究》项目进展报告,从项目研究背景、课题任务对项目总体目标的支撑关系、项目技术路线及预期成果、项目进展与成果、总体战略和技术措施建议五个方面汇报了该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开展情况,以及项目具体措施建议。

参会专家针对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内容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蒋树屏研究员从隧道火灾角度提出应借鉴好的经验,重视项目管理,出现火情时,应及时赶到火点,将火灾控制在初期;华建民教授表示要考虑重庆特殊地形对救援的影响,将大数据和信息化理念融入应急救援,改进结构体系设计方法;陈德玖教授级高工指出应充分考虑重庆重大工程结构竖向叠加建造所带来的风险叠加问题,也要注意超载、超高、超速所带来的危害;胡免缢指出防灾救援体系应尽快建立,而重大科技攻关可逐步开展,应明确不同时间点的目标;杜博文教授分析了建立一个数据库以达到数据流通共享的必要性;丁浩研究员提出针对桥梁、隧道等不同类型结构可增加一到两个示范工程,形成典型示范效应;邵光强博士表示应建设智慧化管养系统,对在建结构与运营期结构进行实时监测;石波高级工程师表示可以增加对普通群众的科普教育,普及基本救援知识;黄乐鹏博士表示房建方面可增加对普通民建的监测以及后期运营监测;易亮博士表示可建立重庆市地质钻孔数据库,以供前期规划阶段参考,从而避免设计上的不足。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项目主管滕博文表示项目战略建议的提炼,可结合各个子课题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凝练项目的咨询建议,且不局限于一篇建议,可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篇建议。

杜彦良院士给予了项目组详细的指导建议。他指出项目研究要以“重庆市地形、地质环境特点—重庆市重大工程结构特征—结构病害、灾害特性”为脉络,针对性地对防灾救援关键问题进行细致梳理,建议聚焦重大工程结构防灾救援的首要影响因素和突出问题,结合新基建、5G和大数据,开展“长寿命行动计划”与“防灾管控行动计划”两大行动计划,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技术发展,实现结构延寿与性能提升,另外还强调了利用大数据协同管理,加强灾害预测的重要性。

周建庭副校长针对专家们的建议进行总结发言,对专家组献言献策表示衷心感谢,要求项目组立足当前现状,面对当前挑战,后续深入修改战略咨询建议,努力达到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三大目标,并布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通过本次会议的研讨,参研各方互相交流,集思广益,为后续项目和各子课题的改进与完善奠定基础。

会议明确将在2021年3月份前,由学校牵头组织召开一场“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维护与防灾救援体系”院士专家高端论坛。

 

上一条:校领导带队参加川藏铁路特大桥梁工程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川藏铁路特大桥梁工程设计理论和建造关键技术论坛
下一条:学校召开国家级科研平台国际科研合作工作研讨会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 实验设备管理系统
地       址:
  •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福星大道1号
电子邮箱:
  • mbte@cqjtu.edu.cn
技术支持:
  • 拾级教育
联系电话:023-62789147

Copyright © 2020 渝ICP备110076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