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至13日,第五届山区桥梁及隧道建设与管养技术创新大会正式召开,大会由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桥梁工程与技术网共同主办,国联云桥梁直播平台、北京国联同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大会以“创新、耐久、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探索技术创新,推动科学管养,共筑山区交通的辉煌未来。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桥隧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行业管理部门超1000人参会。大会由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洪主持。

大会邀请了桥隧领域的著名专家和学者作特邀报告,同时设分论坛,同期还邀请了桥梁设备、材料、仪器等供应商参与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展示和宣传,促进产、学、研、用无缝对接。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建庭在致辞中向全体与会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周建庭指出,随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十五五”规划的新征程开启,山区桥梁隧道作为连接天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它们不仅承载着交通基础设施的重任,更体现了“十五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与区域协调等核心理念。近年来,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桥隧工程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创新了大跨拱桥原形成拱理论方法与控制关键技术,创建了桥梁内在病害磁学诊断理论、方法及装置,提出了大跨桥梁结构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研制了山区隧道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长大隧道安全运维技术与装备。成果在德余乌江特大桥、天山胜利隧道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广泛应用。

大会期间,周建庭作了题为《山区大跨拱桥智能成拱与性能提升》的主题报告。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董勤喜、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健等专家围绕数智超算赋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工程机制砂应用技术规范等主题做出精彩报告,为推动山区桥梁及隧道建设与管养技术创新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山区桥隧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搭建了高水平平台,更通过前沿成果的分享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大会报告内容兼具前瞻性与实践性,展览展示的智能化装备与绿色材料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将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未来,实验室将继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化跨领域协同创新,推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向着更安全、更耐久、更低碳的方向迈进,为交通强国建设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