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2024年首期“校友交大行”暨校友成长成才论坛活动在南岸校区明德楼408会议室举行,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处特邀我校1994届桥梁工程专业校友杨健出席活动。杨健现任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贵州省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核心成员。论坛活动中,杨健总工做了题为《峡谷桥梁建设创新》的学术报告,论坛活动由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洪教授主持,我校部分教师及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杨健总工分享了两座代表性跨峡谷桥梁的建设创新。
代表性桥梁1:绿汁江大桥——世界首座单塔钢箱梁悬索桥
杨健总工首先介绍了该桥的项目概况:绿汁江大桥全长813 m,主跨780 m,是云南省玉溪至楚雄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然后分析了该桥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绝壁建桥,桥位处地形陡峻,桥面距离谷底和山顶高度均超过320 m,山体总高度达650 m,山体正面近乎绝壁,建造难度大;二是桥梁与绝壁衔接,山体正面地形陡峭,施工进场困难,大桥主梁与主缆等构件绝壁布设困难;三是生态建桥,绿汁江峡谷景色壮美、生物多样性丰富,建桥过程应最大限度地保护桥区生态环境免受破坏。
针对以上挑战,杨健总工秉承生态建桥理念,以融合环境和功能需求为目的,围绕“高陡边坡零开挖”建设目标,采用单塔悬索桥结构,首创新型免维护组合索鞍、人字形异型加劲梁、高陡边坡零开挖施工方法、防落石成套技术等,展现了建设者独特的工程智慧,突破了高空绝壁建桥的工程禁区,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绿汁江峡谷的自然地貌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了人与桥梁、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目前该桥已获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优秀工程项目奖、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建设创新提名奖。
代表性桥梁2:花鱼洞大桥——贵州首座“提篮”式公路桥梁
杨健总工首先介绍了该桥的重建背景:花鱼洞大桥位于G320线贵州省清镇市境内,跨越红枫湖,原桥为主跨150 m的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其中,桁式组合拱桥是上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贵州的新桥型,具有拱式结构与梁式受力相结合的特点,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适合山区桥梁的建设;重建桥梁为主跨180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
然后从建设挑战和重建方案分别对该桥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不同于传统重建方案,杨健总工改变过往先拆再建的思路,提出了“先建后拆”的创新做法,即在方案设计阶段,将主拱设计成提篮拱,“包住”旧桥,施工时先用缆索吊装主拱,并灌注管内混凝土,利用钢管混凝土拱所具有的强度和刚度,设置扣索拉住旧桥,采用倒装法实现旧桥的拆除。
最终,重建通车的花鱼洞大桥凭借杰出的设计和施工创新,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将桥梁与环境完美融合,荣获2022年第39届国际桥梁大会(IBC)“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
报告后,师生们踊跃提问,有关极端环境下拱桥建造、桥梁设计与施工统一、拱桥理论计算与有限元仿真协同等问题,杨健总工都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
在活动最后,杨健总工说道:“我们每个人不一定有机会做跨江跨海大桥,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守岗位、坚持创新,终有一天会厚积薄发,焕发属于自己的光彩。”
“校友交大行”暨校友成长成才论坛活动是学校着力构建的旨在加强校友与在校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杨健总工等一大批优秀校友的成功故事和经验分享时刻激励着交大学子,同时,也激发校友的爱校情怀,增强了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校友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校发展中来,共同书写交大的辉煌篇章。
专家简介:杨健,重庆交通大学1994届桥梁工程专业校友。现任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享受贵州省政府津贴专家,贵州省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成员。长年从事桥梁设计、科研工作,主持设计了平塘大桥、花鱼洞大桥、绿汁江大桥等30余座特殊桥梁,获得多项省部级勘察设计奖和科技进步奖,其中平塘大桥、花鱼洞大桥分别于2021年、2022年两获古斯塔夫奖,对山区桥梁的建设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